行刺秦王,不足为训 我的老师 润物细无声 社会呼唤公正公平公正

总第21期(2014年11月)  4版
今天是:
上一篇 下一篇
字体:
放大 缩小 默认
行刺秦王,不足为训
文章字数:1463    文章浏览数:670
——评《荆轲刺秦王》    作者:高一年级二班 刘书玮

荆轲刺秦王历来被誉为爱国主义的壮举,“易水歌”也被评为“壮别”的绝唱。然而,对此,我却不敢苟同。

臧否人物事件,总有一个立场问题。如果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,我认为,荆轲不过是一个逆历史潮流的跳梁小丑,一个被雇佣的亡命之徒,荆轲刺秦,不足为训。

东周几百年,烽火遍地,兵戈不止,中原人口十无一二,真可谓是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”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迫切需要安定,要安定必先统一天下。百姓渴望统一犹如大旱之望甘霖。秦王正顺应了历史潮流,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,破三晋,掳赵王,势如破竹。眼看统一在望,而就在这情势之下,荆轲行刺秦王,妄图让历史的车轮倒转。这是愚昧的行为。

有人说,荆轲行刺秦王的精神总是不错的。也不然,荆轲本是卫国人,他之所以舍身而往不测之秦,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。但这又是怎样的知遇之恩呢?太子丹为挽回自己那岌岌可危的国土,到处物色刺客,最后看中了荆轲。史载,为了让荆轲替他卖命。“太子日造门下,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,以顺适其意。”这哪里是什么“知遇”,分明是收买。其实太子丹也并不信任荆轲,有史料记载:“荆轲有所待,欲与俱—未发—太子迟之,疑其改悔。”荆轲为了“往而有返”,“以报太子”而做准备,却不被太子丹理解,甚至用“请遣秦舞阳”来进行要挟,还谈什么“知遇”呢?老实说真为知己者而死,那也不过是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反映罢了,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赞扬的呢?

倘以为荆轲“不怕死”,“色不变”,“箕踞以骂”就值得赞颂,那么世上那些行刺的暴徒也是值得赞颂吗?行刺从来就不是什么值得歌颂的英勇行为。退一步说,即使是为燕国着想,也是不值得肯定的。苏洵在《六国论》中指出:“丹以荆卿为计,始速祸焉?”倘“刺客不行,良将犹在,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交,或未易量。”可是荆轲到底是去了,而且“一去不复返。”

不过,如果抽掉这些历史内容,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真不失为一首摄人心魄的交响乐呢。

 
Copyright(c) 2016-2020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学校校报编辑部 版权所有
陕ICP备:09009522-2号  运营管理:网络宣传中心  责任编辑:孟朝阳  技术支持:西安百翔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