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落的文明 灯开,烛亦燃 汉斯的文明日

第25期(2015年4月)  2版
今天是:
灯开,烛亦燃
文章字数:1727    文章浏览数:635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高二四班、闫轩

    在这微风拂面,千姿百态,肆意盎然的仲春时节,文明礼仪之花再一次盛开在我锦园的每一处。

    文明,并不陌生的字眼,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轨迹,划过了华夏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,流传至今。中国素有文明古国、礼仪之邦之称,古有三纲五常,今有五讲四谈,文明的江水,顺着黄河的波涛、长江的碧浪,从远古至今,敲击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,也洗涤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。

    古人说,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。就是说,你不学礼,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身。文明礼仪简单来说就是克己、律己的一种行为规范,是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过程。文明礼仪,不仅是个人素质、教养的体现,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。是学校的脸面,是城市的脸面,更是国家的脸面。所以,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、更能够改善个人的交际关系。

古有孔融让梨,这是尊敬师长的文明礼仪;有程门立雪,这是尊师重道的文明礼仪;有孟母三迁,这是爱护晚辈的文明礼仪;有高山流水,这是朋友互敬互爱的文明礼仪;有举案齐眉,这是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文明礼仪。

但是,曾经璀璨无比耀眼的中华文明礼仪如今却变得暗淡,失去了原有的光芒,而历史长河中千淘万漉的珍珠,却被世界的浮华与喧闹蒙上一层沉积的污垢,无法抹去。当道德与利益的天平已经严重倾斜,当人们对文明规范充耳不闻,当人们的心灵为世俗名利所纷扰,我们,是否还能看到文明那微弱的光芒,是否还能听到祖祖辈辈的谆谆教导?文明古国、礼仪之邦的名号是否依然无愧的毅力于世,不曾倾倒?

令人叹息的是,这文明礼仪正遭受着无情的摧残,如珍贵的书卷无人翻阅已被蠢虫侵蚀,大街上随处吐痰乱扔垃圾的情况仍屡禁不止,公共汽车让座的人越来越少,争挤上车的人却越来越多,“中国式”过马路习以为常,诸如此类,数不胜数。现在到了我们必须要做一些事情来弥补的时候了!

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,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。让古人的道德言语深深的扎根在我们中华的大地上,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,每一个动作无不体现着文明礼仪。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,民族的希望,肩负着国家富强,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,要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建设文明礼仪的社会主义国家,就必须从我做起。

见到一张废纸弯腰捡起,日常生活中将垃圾分类,爱护动物,遵守交通规则,让我们用心来呵护我们的校园,我们的城市,我们的国家。让我们说文明语,做文明人,我们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都要以文明的行为来规范,自己管理自己,自己教育自己,文明礼貌,城市守信,学会关心,学会合作,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我们的校园里处处盛开。
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,让我们在仲春之际,共同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,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,让我们携起手来,让我们的校园成为文明礼仪的乐土,让我们城市的天更蓝,让我们文明古国、礼仪之邦,永远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。

灯开,烛亦燃,

不是奢侈,而是……

升华!

Copyright(c) 2016-2020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学校校报编辑部 版权所有
陕ICP备:09009522-2号  运营管理:网络宣传中心  责任编辑:孟朝阳  技术支持:西安百翔网络